2025 年 4 月,国家卫健委重启 NMN 作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的受理公示,叠加上海、海南试点 “功能性食品备案制” 的政策红利,一度处于监管灰色地带的 NMN 市场终于迎来明确的 “松绑” 信号。数据显示,2025 年上半年中国 NMN 跨境进口量同比激增 89%,但与此同时,“金至因 NMN” 因宣称 “延缓衰老” 被罚十倍赔偿的案例仍在敲响警钟。
在政策转折期,汤臣倍健通过 “临床数据筑基 + 剂型创新破局” 的双重策略,既抓住了市场增长机遇,又规避了合规风险,其玩法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。
一、政策窗口期:松绑信号与监管红线并存
当前 NMN 行业呈现 “趋势宽松但底线明确” 的监管特征,企业需精准把握政策边界:
政策端已释放多重积极信号:国家卫健委的受理公示标志着 NMN 的安全性评估进入官方流程;《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 (2025)》将 NMN 纳入正面清单,进口关税从 12% 降至 6%;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《NMN 品质规范》已覆盖 82% 头部品牌,为行业提供了统一标准。这些变化直接推动国内 NMN 市场规模向 300 亿元目标逼近。
但监管红线同样清晰:国家市场监管总局 2021 年的排查函仍具效力,明确 NMN 未获食品、保健品许可前,禁止作为食品生产经营。2025 年上海、宁夏等地的司法案例均显示,宣称 “抗衰”“重返年轻” 等功效,或隐瞒原料属性误导消费,将面临 “退一赔十” 的惩罚性赔偿。这种 “松绑预期与合规刚性并存” 的现状,正是企业战略布局的核心背景。
二、汤臣倍健的破局策略:用 “临床数据 + 剂型创新” 搭建安全区
作为头部企业,汤臣倍健并未急于抢占市场份额,而是通过 “科研筑基 + 产品创新” 构建合规护城河,其策略可拆解为两大支点:

图片来源:汤臣倍健
1. 临床数据:用 “中国人群实证” 替代 “概念炒作”
汤臣倍健早在 2022 年就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等机构,开展了覆盖 1518 名中国人群的 NAD + 水平研究,首次证实男性 NAD + 水平随年龄下降的显著特征,相关成果发表于《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》期刊。这种基于本土人群的临床数据,成为其区别于 “贴牌产品” 的核心竞争力。
在宣传端,汤臣倍健巧妙转化科研成果:避免使用 “抗衰”“不老” 等敏感词汇,转而强调 “基于 1518 人研究的细胞代谢支持方案”“男性中年精力改善配方”,并在产品页面附上临床文献摘要及第三方检测报告。这种 “数据说话” 的方式,既符合《广告法》对保健食品宣传的要求,又比模糊的功效宣称更具说服力。其跨境渠道的 NMN 产品复购率达 42%,远超行业 28% 的平均水平。
2. 剂型创新:从 “单一成分” 到 “场景化解决方案”
汤臣倍健突破了 NMN 产品 “胶囊 + 高剂量” 的传统形态,转向 “精准剂型 + 复合配方” 的创新路径。针对临床研究发现的 “午后服用效果更佳” 特点,推出 100mg / 袋的条状粉剂,适配 “午后办公提神” 场景;针对中老年人群的代谢需求,复配辅酶 Q10 与白藜芦醇,形成 “NAD + 提升 + 线粒体保护” 的协同配方。

图片来源:汤臣倍健
这种创新不仅提升了产品竞争力,更暗藏合规考量:通过添加药食同源成分,弱化了 NMN 的单一功效指向;小剂量剂型配合 “每日 1 次” 的服用建议,规避了 “过量补充” 的安全争议。其首款创新剂型产品上线 3 个月,在未做大规模营销的情况下,仅凭 “场景适配” 特征实现月销超百万。
三、行业通用解法:在合规框架内挖掘增长空间
汤臣倍健的策略虽需一定科研积淀,但其中的底层逻辑可转化为不同规模企业的实操方法,核心在于 “用合规要素替代敏感宣传,用技术创新提升产品价值”。
1. 宣传话术:构建 “科研背书 + 温和表述” 的话语体系
参考汤臣倍健的沟通逻辑,企业可建立 “三重表述法则”:以 “国际期刊研究显示”“XX 机构联合测试” 引出功效依据,用 “改善精力”“提升睡眠质量” 等具象化描述替代 “抗衰”“逆龄” 等绝对化表述,以 “个体差异请遵说明” 作为风险提示。音芙医药等原料企业更直接,通过公开 90 天毒理学试验数据与 EFSA 认证进度,为下游品牌提供合规支撑。
2. 渠道合规:区分 “跨境购” 与 “境内销售” 的操作边界
当前合规销售主要依赖跨境渠道,企业需严格遵循 “个人自用” 原则:在商品页面显著位置标注 “跨境进口商品,非保健食品”,附上原产地合规证明与风险告知书,禁止以 “食品级”“可日常食用” 等话术引导消费。汤臣倍健等头部企业进一步升级,通过海南自贸港的 “保税仓 + 线上核销” 模式,实现合规前提下的快速交付,物流时效较传统跨境模式提升 50%。
3. 技术布局:提前锁定 “原料合规 + 国际认证”
原料端的合规性直接决定产品命运。基因港通过自建宁波生产基地,将 NR 原料自给率提升至 40%,并通过酶催化法将纯度稳定在 99.5% 以上,为备案储备核心条件。国际认证方面,音芙医药的 Uthever® NMN 率先完成欧盟 Novel Food 认证的公众咨询阶段,有望成为首个获欧盟准入的 NMN 原料,这种布局既规避了单一市场的监管风险,又构建了技术壁垒。

图片来源:音芙
四、合规不是成本,而是品牌的长期通行证
NMN 监管的 “松绑” 进程,本质是行业从 “概念炒作” 向 “价值竞争” 的转型。汤臣倍健的实践证明,真正的竞争力不在于谁先抢占流量,而在于谁能先建立 “科研可信、宣传合规、产品适配” 的综合能力。
对于行业而言,2025 年的政策窗口期既是机遇也是筛选器:那些依赖 “抗衰噱头”“低价贴牌” 的企业,终将被监管利剑淘汰;而像汤臣倍健这样提前布局临床数据、深耕剂型创新、严守合规边界的品牌,将在行业规范化后占据绝对优势。毕竟,当政策尘埃落定,能存活下来的,必然是那些真正把 “安全与功效” 刻进产品基因的企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