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酒行业的 “寒意” 与养生酒的 “暖意” 形成鲜明对比。一边是传统白酒的持续调整:年轻消费者主动选择率不足 10%,公务宴请场景因政策收紧大幅萎缩,行业整体产量连年下滑,经销商库存压力陡增。另一边是养生酒的爆发式增长:《中国养生酒白皮书》显示,2024 年市场规模已突破 580 亿元,近三年年均增速达 23%,远超白酒行业个位数的增长水平。
细分赛道更显分化:在 2025 年春季糖酒会上,劲牌毛铺草本酒、海南椰岛康养酱酒等产品展位人气爆棚,福桃集团三根人参酒单场签约超百万,振东健康养生酒意向签约金额突破 3130 万元;而同期部分白酒企业招商遇冷,中小品牌甚至面临 “无人问津” 的窘境。这种反差的背后,是消费需求的深层迭代。

图源:海南椰岛
一、增长逻辑重构:养生酒如何契合新消费习惯?
1、健康诉求主导:从 “拼烈度” 到 “讲功效”
“少喝酒、喝好酒” 成为主流观念,养生酒精准击中 “微醺愉悦 + 健康不伤身” 的核心需求。2024 年数据显示,60% 的消费者在选购酒类时会优先关注 “保健功能”,远超对 “品牌名气” 的关注度。这种需求催生了产品创新:劲牌通过专利技术实现 “降血脂、护肝” 功能,其草本年份酒上市即获市场认可;振东健康的 “清清酒” 成为国内唯一获批降尿酸功效的养生酒,精准解决特定人群痛点。
反观白酒,高酒精度、高热量特性与健康趋势背道而驰。即便茅台、五粮液推出低度潮饮,也因 “白酒基因与健康需求不匹配” 反响平平,难以撼动消费者认知。

图片来源:凯晟互动
2、场景多元裂变:从 “公务宴” 到 “日常饮”
白酒依赖的商务宴请、大型宴席场景持续萎缩,而养生酒成功开辟了多元新场景:
自饮养生:Z 世代 “朋克养生” 群体推动小容量草本酒热销,小红书 “微醺养生酒” 话题浏览量超 8 亿次;
礼品升级:含人参、枸杞等药食同源成分的养生酒,成为孝敬长辈的首选,2024 年礼品渠道销量占比达 38%;
功能场景:针对加班提神、运动恢复的定制款养生酒增速超 50%,实现 “场景 – 需求 – 产品” 的精准匹配。
3、信任体系升级:从 “讲情怀” 到 “靠专业”
消费者对保健功效的信任需求,推动养生酒行业构建 “专业背书” 体系。药企跨界成为重要趋势:以岭药业凭借 “络参酒治末病” 的中医组方优势切入市场,振东健康依托上市药企背景建立信任壁垒,其养生酒复购率达 45% 以上。
技术赋能让功效 “可视化”:福桃集团在瓶身明确标注 “人参皂苷含量 12mg / 瓶”,用科学数据替代模糊宣传;海南椰岛通过 “草本活性稳态萃取技术” 提升成分利用率,形成技术壁垒。这种专业度,正是依赖 “千年窖池”“大师酿造” 等传统叙事的白酒所欠缺的。
二、对酒类企业的三大启示
1、价值重构:从 “文化符号” 到 “功能解决方案”
白酒企业需打破 “情怀依赖”,植入健康价值。劲牌的实践值得借鉴:其毛铺苦荞酒既保留白酒口感,又通过添加苦荞成分实现 “减少肝损伤” 功能,2024 年销售额突破 60 亿元。中小企业可聚焦细分功能,如针对女性的 “美容养颜酒”、针对中老年的 “关节养护酒”,实现精准破局。
2、场景深耕:摆脱 “宴席依赖”,拥抱日常消费
借鉴养生酒的场景运营经验:推出 100-200ml 小容量产品切入 “独酌微醺” 场景;针对办公室人群开发 “低度提神草本酒”,绑定 “下午 3 点能量补给” 场景;通过 “家庭调酒教程” 等内容,激活居家饮用场景,扩大消费频次。

网络源图
3、信任构建:用 “专业背书” 替代 “广告轰炸”
权威认证:联合科研机构、医院开展功效验证,如劲牌与权威机构合作认证 “真年份 + 草本功效”;
透明化表达:参照福桃集团模式,公开核心成分含量、检测报告,避免 “夸大宣传” 风险;
跨界协同:白酒企业可与药企、中医院合作开发联名产品,借专业背书快速建立信任,如南京同仁堂与甲江南酿酒合作的草本黄酒,上市即获经销商追捧。
三、健康化是酒类行业的终极答案
白酒遇冷与养生酒崛起,本质是 “消费理性化 + 健康升级” 的必然结果。当 “保温杯里泡枸杞” 成为年轻潮流,当 “功效明确” 成为选购核心,酒类行业的竞争逻辑已从 “品牌溢价” 转向 “价值务实”。

无论是白酒企业的转型,还是养生酒品牌的突围,核心都在于 “以消费者健康需求为锚点”。唯有将健康价值、场景适配与专业信任融入产品基因,才能在新一轮行业变革中站稳脚跟 —— 毕竟,能真正守护消费者健康的酒,才是永远的 “刚需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