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医学界肿瘤频道
导语:医患媒共话,一起守护精准治疗带来的“高质量长生存”美好明天!

细雨绵绵中,在广州塔斑斓的灯光流转下,“时光续写·治愈荟——为生命加时”圆桌访谈已温馨开场。广东省人民医院杨衿记教授,李安娜教授、白求恩精神研究会社会心理服务指导师杨佳鑫主任、广东电视台主持人黄泽榆女士、多位患者及患者家属代表,共聚一堂,以专业与温情交织的对话,共同传递着守护肺癌患者生命的力量与信念。
曾几何时,癌症如阴霾笼罩着无数家庭,如今,精准医学的曙光正逐渐拨开阴霾,让“高质量长生存”的愿景渐渐明晰。在访谈中,李先生的故事,恰是这束曙光温暖的例证。三年前,28岁的李先生确诊了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(NSCLC),医生告诉他:“肿瘤太大,无法通过手术完全切除,但ALK融合阳性意味着有靶向药物可用,我们遵循‘好药先用’的原则,优先使用第三代ALK-TKI*。”李先生接受治疗后,每次影像复查都显示肿瘤在不断缩小,且至今未发现任何脑转移迹象。为了更精准评估疗效,李先生进行了深入的病理检查,结果显示送检组织均未发现癌细胞。面对这一结果,李先生感慨道:“这简直是我从未敢想象的奇迹”,确诊后,李先生更深刻体会到“活在当下”的意义。他积极发展业余爱好,与父母自驾游历十余省市,在旅途中,他还遇见了新的伴侣,迎来了人生的第二次爱情。
好药先用,预防脑转移,高质量长生存未来可期
杨衿记教授表示,当前晚期肺癌的治疗目标已不再局限于生存时间的延长,“我们正推动肺癌从‘绝症’转向可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,如同高血压或糖尿病一样可控。”如ALK阳性晚期NSCLC,迭代发展下,一代TKI相较化疗显著延长生存期,二代TKI进一步提升颅内穿透力治疗脑转移,三代TKI洛拉替尼颅内保护力再度升级——已然实现预防新发脑转的发生,让“高质量长生存”从理想照进现实。
研究显示,一线使用第三代ALK-TKI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已超过5年,多模型预测8-10年。而它强大的“入脑能力”更像一位尽职的守门员,将脑转移风险提前拦截。“好药先用”是长生存*的关键,早期使用具有强效脑保护的药物,相当于给生命装上“双保险”,既预防了最棘手的脑转移问题,又为长期生存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如今,越来越多像李先生这样的患者,正书写着属于自己的“治愈故事”。当医学进步与人文关怀相遇,癌症不再是生命的休止符,而是开启另一种精彩人生的逗号。未来,在精准医学的护航下,愿更多患者能在科学治疗中收获时间的长度,在热爱生活中拥抱生命的宽度,让每一段抗癌旅程都成为通向希望与重生的桥梁。
名词解释:
间变性淋巴瘤激酶(ALK)是肺腺癌发生的重要驱动基因之一,同时还是肺腺癌的治疗靶点。
靶向药物是针对肿瘤细胞特定靶点设计的药物,能精准抑制肿瘤生长,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害,具有高效、低毒的特点。
ALK-TKI是间变性淋巴瘤激酶(ALK)络氨酸激酶抑制剂,指通过抑制ALK融合蛋白磷酸化发挥抗肿瘤作用。
长生存是指患者确诊癌症后5年时带病或无病的生存状态。